10年专注智能仓储产品质量有保 售后7×24小时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666666
联系我们
智能仓储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666666
地址 :中国·北京
联系人:陈经理
您的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热门话题

镇江电商物流仓储哪家好(张家港有多少家化工企业)

时间:2023-08-30 作者:admin666ss 点击:18次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镇江电商物流仓储哪家好】,以及【张家港有多少家化工企业】的知识点。如果您能从中获取启发,那就是我们开心的事了,现在开始吧!

镇江电商物流仓储哪家好,张家港有多少家化工企业?

张家港保税区兵吉燕化工仓储有限公司 张家港市保税区中华北路东侧

张家港保税区凯斯乐化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张家港市保税区南侧省国道旁

张家港保税区建民化工有限公司 张家港市保税区化工品市场4298A

张家港保税区信洲化工有限公司 张家港市泗港街道五新村

张家港保税区瀚高化工有限公司 张家港市长安路176号西楼三楼

张家港保税区求实化工贸易有限公司

张家港保税区多特化工有限公司 张家港市仓基工业园

张家港保税区晨升化工贸易有限公司 张家港市长安路世纪大厦18楼A座

张家港保税区同德化工有限公司 港区镇江海南路(港区)

九禾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保税区化工分公司 张家港市暨阳中路大世界广场五楼

张家港保税区明月化工贸易有限公司 张家港市乐余镇常余大酒店

张家港保税区荣鑫化工有限公司 张家港市东门

张家港保税区吉鑫贸易有限公司 张家港市保税区化工品交易市场237室

张家港保税区瀚高化工有限公司 张家港市长安路176号西楼三楼

张家港保税区曙曦化工有限公司

张家港保税区三洋化工有限公司 张家港杨金西街96号3号楼

张家港保税区立达化工有限公司 张家港市杨舍镇蒋桥村

张家港保税区泰来化工有限公司 张家港保税区泰来路1#(保税区东大门对面)

张家港保税区锡化工贸易有限公司 港区镇长江中路城建园三楼

张家港保税区常荣化工贸易有限公司 张家港保税区化工品交易市场2207室

张家港保税区金鹏化工贸易有限公司

张家港保税区百信化工原料有限公司 张家港保税区内化工交易市场301号

张家港保税区富铀化工贸易有限公司 化工品交易市场5028室

张家港保税区骏博化工有限公司 张家港市金港镇

张家港保税区高建化工有限公司 化工品交易市场4298A

张家港保税区沿江化工有限公司 张家港市金港镇长江中路161号

张家港保税区三江化工有限公司

张家港保税区仟玺化工贸易有限公司 化工品交易市场2211室

张家港保税区亿润达化工贸易有限公司 化工品交易市场204A

张家港保税区兴亿达化工贸易有限公司 化工品交易市场3258A室

张家港保税区美林康化工有限公司 张家港保税区化工品交易市场201A室

张家港保税区立达化工有限公司 张家港市杨舍镇蒋桥村

张家港保税区鹏阳化工贸易有限公司 张家港后塍中华路金湾花园112号

张家港保税区金百利石油化工贸易有限公司 化工品交易市场4178A

张家港保税区华润石油化工有限公 张家港市河西南路39号

张家港保税区保利化工有限公司 张家港保税区金税大厦417室

张家港保税区祺龙化工贸易有限公司 城北路83号

张家港保税区津拓化工贸易有限公司 化工品交易市场4108A

张家港保税区圣安化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张家港保税区同顺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张家港市保税区新世纪广场508

张家港保税区高建化工有限公司 张家港保税区化工品交易市场

五矿镇江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介绍?

简介:五矿镇江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批准,于2002年在镇江市注册成立的,享有独立的进出口经营权的专业国营进出口企业,是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的子公司,是一家集国际贸易、国际国内运输代理、货物仓储于一身的综合性企业。 法定代表人:谢惠芳 成立时间:2002-08-09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2110000000830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镇江市丁卯路3-2号

盐城该如何发展?

目前,盐城的发展状况在江苏的十三个地级里排名靠后 ,2017年江苏全省GDP排名,江苏排在第八位,但GDP实际上根本不能反映一个地区的发展状况的,就比如现在网上流行的江苏和广东的发达程度的对比,就根本不能光看GDP一样,看一个地方的发达程度要综合地来看,除了GDP还要看人均GDP、土地面积、人均纯收入、以及发展前景等等,抛开其它光看一项是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的。

有人说现在盐城发展的不错,因为现在的盐城是长三角经济发展圈的城市之一,而且现在的盐城日新月异,新机场高铁的兴建也会使盐城加速腾飞,所以,对盐城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但是,我们要看到,盐城不要去和苏南相比较了,就在苏北地区的八个地级市相比,也根本讨不了好,南通、扬州、泰州由于处在靠南的位置,发展的比盐城好很多,这不用比较,就是和周围的几个难兄难弟相比较也是前景不妙的,表面上看,目前的盐城GDP、城市面貌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相比较淮安、连云港、徐州、宿迁还是有一点优势的 ,但发展前景确不见得。

有人说徐州在苏北地区比盐城好,但根据笔者在徐州地区生活多年的情况来看,徐州是目前苏北地区是最落后的地区 ,不要拿什么GDP来和我说事,徐州的几个县以及农村的面貌是江苏最差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但盐城的发展前景却不能和徐州相比,徐州的工业发展随着作为一个连接山东、安徽、临近河南的交通枢纽的城市来说,盐城今后的发展就远远不能和徐州相提并论。

连云港作为一带一路的连接欧亚的桥头堡,利用天然的地理优势,发展的后劲是不可小觑的。淮安是国务院指定的地域中心城市,今后的发展有政策性优势也是盐城不能相比的,唯一能比的就是宿迁,但宿迁面积较小,人口也不多,GDP还不到盐城的一半,但宿迁好歹有一个刘强东的京东,盐城有什么?不要告诉我盐城有悦达起亚,随着韩国萨德的部署,盐城作为汉城(首尔)的友好城市,立即就显得非常尴尬,发展的脚步也被迟滞了。

总的说来,盐城和全国的其它三线城市一样,还在继续发展着,发展的速度依托着长三角经济圈,还会长足发展的,但和江苏的兄弟城市相比,发展的后劲明显不足,希望能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在政策和资源方面能有所倾斜,让这个人口和面积第一的革命老区,在经济发展上也能赶上发展的脚步,盐城的发展也一定会成为江苏的发展后劲的重要力量。

以上是我对盐城的个人看法,欢迎大家讨论!

李鸿章与芜湖米市有什么关系?

来自人人网

李鸿章与芜湖米市

芜湖是一座美丽的江城,在中国近代史上,它不仅是安徽省最早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也曾经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 但是,又有谁知道,芜湖米市的形成和兴衰不仅和一个清朝的大臣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曾经成为清朝官府间互相角力的舞台。那么,曾经的芜湖米市究竟上演过什么故事?它又为什么会退出芜湖历史舞台呢?

公元1882年三月,一艘小火轮从武昌出发,顺长江而下,在青弋江的交汇口逆流拐入芜湖。缓缓停靠在了中江塔下。岸上,芜湖的地方官和当地的乡绅几乎倾巢而出。他们迎接的是护送母亲灵柩回安徽老家的清廷重臣李鸿章。走水路,必然要从离芜湖不远的裕溪口入巢湖水系,然后经运河直达李鸿章的合肥老家。李鸿章将在芜湖作短暂的停留和休整。他在亲戚家设了灵堂,进行了盛大的祭拜仪式。

李鸿章在芜湖停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许多亲戚都在芜湖。其中老四李昭庆、老五李凤章几乎全家都在芜湖。他们在在这买地建房,开设典当行、钱庄,垄断运输业,成为当地富甲一方的有钱人,芜湖俨然就是“李氏家族的第二故乡”。作为清朝的督府大员,到芜湖来作停留祭拜母亲,这本身也是向朝野作一个姿态,那就是说,芜湖有我李家的利益在这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芜湖米市刚刚从镇江迁来,许多米商对官府的强制搬迁还有不少微词。那么,清政府为什么要把米市迁到芜湖呢?

1876年,云南发生了“马嘉理教案”,英国扬言要用武力解决。清政府迫于压力,指派李鸿章出面谈判。谈判中,英国公使威妥玛要清政府开放宜昌、温州和北海等三个口岸。而正当李鸿章准备签字时,一个意外情况出现了。原来,一个英国传教士发现了芜湖独特优越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合做通商口岸。于是他立刻知会了当时正在谈判的英国公使威托玛。接到这个信息以后,韦托玛就把芜湖作为一个筹码压上去。

对于洋人的无理要求,李鸿章极力反对。因为皖南不仅是李鸿章淮军的大本营,更是他家族的势力范围,他不希望大英帝国的黑手直接伸到他的家门口。

但是,英国人并不给李鸿章讨价还价的余地,绝交开战成为最后通牒。鸿章最终无奈地在《中英烟台条约》上签了字,同意将宜昌、芜湖、温州、北海等四个城市开放为通商口岸。这是英国人在芜湖设立的海关大楼,1876年四月一号芜湖正式开埠。一位英国医生拍摄了这样一张照片,许多芜湖百姓站在青弋江边,他们吃惊地看着冒着黑烟的巨轮驶入青弋江,在此之前,他们还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巨轮。

芜湖开埠以后,大量洋货通过芜湖口岸向皖南地区倾销,市场逐渐繁荣。但是,这个市场却完全掌控在洋人的手里。李鸿章不甘心就这样把芜湖拱手让给洋人,他决定和洋人搏一把。那么,又该怎么来抗衡洋人对皖南市场的垄断和掠夺呢?

在清朝光绪年前,主要有无锡、镇江、长沙、九江等四大米市。早在咸丰八年,镇江已成为对外开放口岸,七浩口米市也已成为长江下游一带重要的米粮集散地。

镇江比芜湖早开埠,早了大概15年。所以镇江一开埠以后,两广的,广东、广西的,宁波的、还有烟台的,那些米商就到了镇江,设立了米号,进行采运。所以他已经定在那里。

1877年的一个晚上,一心想和洋人搏一把的李鸿章准备给朝廷上一道奏折,为了这道奏折,他已经斟酌了好久,显然这不是一道普通的奏折。

这道奏折的内容竟是要把七浩口的米市,迁到芜湖来。依据李鸿章在朝廷里的地位,要让朝廷准奏,自然不是件难事。但是,单凭一纸奏章,就要让镇江的米商自愿迁移,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当时镇江的米商已经成团成帮,他们在镇江的生意已经做稳,自然不愿迁移,于是暗中就和官府抵制。在朝廷下达命令后的前五年里,七浩口米市的搬迁几乎成了僵局。

向来办事谨慎的李鸿章,并不想因为这件事,被人说他照顾乡里和家族利益。那么,他有什么办法能让镇江米市顺利迁移,而米商又都是自愿的呢?

绞尽脑汁的李鸿章最终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当时担任皖南兵备道兼任芜湖关监督的张阴桓。张阴桓是广东人,而镇江七浩口米市的势力,以广帮和潮帮为主,只要能说通广潮两帮的米商来芜湖,米市的搬迁就算成功了一半了!作为洋务运动的大员,张阴桓一直为李鸿章马首是瞻。他立即赶到镇江,利用他同乡的关系,说动他那些经营米市生意的同乡和亲友迁往芜湖。张阴桓主要有广东这个背景,他就通过同乡关系,经过三四年的陆陆续续的努力,也就是张阴桓在当芜湖道台这一任的基础上,芜湖米市得以形成。

儒林街48号是现在的芜湖市环城南路幼儿园,这里被当地的老百姓称为“小天朝”。“小天朝”的房屋建筑属于三开三进两层的标准建筑模式,内部用料和结构也完全符合官宦人家的身份,虽然岁月已经磨灭了它往日的奢华,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残留的古迹当中寻找到当日的豪华。就在芜湖米市开市后不久,一场盛大的婚礼吸引了芜湖的百姓。在庆婚的人群里,不仅本地的达官贵人一个不少,甚至还有江南一带赶来的官员和士绅,这么多地位显赫的人物齐聚芜湖不为别的,他们是来参加李鸿章的侄女、老四李昭庆女儿的结婚庆典的。李鸿章送给这对新人的陪嫁就是这个被称为“小天朝”的深宅大院。李鸿章是否出席了这场婚礼我们已无法考证。但是,我们从李鸿章送给这对新人的陪嫁当中,却也可以看出他对这个侄女的偏爱。盛大的婚礼不仅让芜湖的百姓知道了李家的权势到底有多大,也传达给各地的官绅和米老板一个信号,那就是李鸿章眷顾着芜湖,军粮采办、税银定制等都可能左右芜湖米市的兴衰,显现出芜湖对于李氏家族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芜湖的老城区,有一条因米市而得名的米市街,米市兴旺的时候,江边米粮运输日益繁忙,来往客商日渐增多,作为米市的重要交易场所,米市街自然热闹不凡。据芜湖县志记载当时的米市街是:“百物翔集,市声若潮,至夕不得休”。

镇江电商物流仓储哪家好(张家港有多少家化工企业) 热门话题

这里是马塘区(现弋江区)的南街和西街,早在芜湖开埠之前就已经是当地重要的米粮集散地。南街和西街是两条紧挨着青弋江的小街,街道虽然只有两米来宽,延绵却有100多米。

马塘区的西街是当时最早,也是砻坊最集中的地方,所谓砻坊就是专门加工稻米的地方。西街25号的胡砻记,是当时整条街上最大的砻坊之一。那么,砻又是什么样的东西呢?《现代汉语字典》中是这样注解的:砻,去掉稻壳的工具,形状略像磨,多用木料制成。

在芜湖市的南陵县的一个小乡村,我们发现了一种叫做“兑窝子”的稻米加工工具,在用砻将稻米分开以后,就要用这种石臼把稻米表面的杂质去掉,在芜湖,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这种完全手工的稻米加工方式。

今年94岁的郭老伯,是出生在南街的老斛工。他给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叫做斛的量米工具。斛,是一种旧量器,呈方形或桶形,容量本为十斗,后改为五斗左右。而斛行就像现现在的计量所,更是米市举足轻重的一个行当。

一个好的斛工,还会用斛玩出许多花样,黑心的斛行的老板往往指使斛工用玩斛的技巧对付来往的客商,不露痕迹地就让他们吃了亏。

烟雨墩是古木蓊郁、鸟语花香的湖边半岛,岛上有一处独立的欧式小楼,环境优美,风景宜人。现在是芜湖市图书馆的一部分。

在芜湖市房产局的档案库里,我们发现了一张民国期间督军府承租烟雨墩的凭证。而烟雨墩的主人的,正是李鸿章的继子李经方。 “李漱兰堂”是李经方一支的称号。而光这一处房产,一年的租金就高达1000圆大洋。这是一张和米市相关的承租凭证,一位姓夏的米商花三百元大洋租赁了李漱兰堂名下的一处米铺。在芜湖米市没有形成以前,他用很低廉的价格,把土地都先盘下来,然后,他又开典当行,谁要来做生意,他要来抵押啊!你商帮过来。当时银行业也没有那么发展,这是一种财富积累手段。

随着芜湖开埠和米市的形成,不仅七浩口的米商逐渐迁到了芜湖,同时也促进了周围的米商到这来开店设厂。这么庞大的人群齐聚芜湖,自然会带动芜湖的经济繁荣。房地产业、金融、仓储、运输等行业逐渐兴旺。这其中,李氏家族几乎垄断了和米市相关的各个行业。

1895年,芜湖米市正式搬迁13年后。从芜湖出发的运粮船在经过江苏段时,米商突然发现,在靠近安徽的大胜关、大河口、瓜洲等地方突然冒出了官方设立的关卡,对过境的运粮船只征收关税。在这三关完税的话,就等于是要二次完税,这样的话,沉重的赋税使得米商不愿意到芜湖集散。他们往往就直接到这三关完税,然后顺江而下。芜湖米市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十三年后,江苏省竟会对过境的粮船突然开征米捐税了呢?按照清朝的吏治,两江总督管辖范围包括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之前,两江一直是李鸿章的势力范围。那么,究竟是谁那么大胆,竟敢和李鸿章唱起了对台戏呢?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在政见上和李鸿章有着巨大分歧的张之洞。从1884年二月到1885年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长期担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临时兼任两江总督,而正是他,以为朝廷增加税银的名义,奏请朝廷在江苏设立关卡,对过境粮船征收米捐,而这竟然也得到了朝廷的支持。在这个过程当中,两个人的关系是比较差,这也可以体现在李鸿章1895年,《马关条约》以后,基本上大权旁落。张之洞从湖广到两江过程当中呢,对芜湖米市也采取了一个要分肥的办法。当年的米销量急剧下降,降到了只有80万担,一般正常的年份都在两、三百万担,到了1895年设关以后,降到了最低点80万担。米市的低迷不仅损害了安徽官府和米商的利益,同时也令李氏家族的产业受到极大影响。这种官、商、民俱损的局面,引起了芜湖各界的强烈不满。要维持芜湖米市的繁荣,江苏的税卡就必须撤掉。

双方谁也不肯让步,事情会有转机吗?

1895年,张之洞临时署理两江总督的任务完成,原来的两江总督刘坤一,参加完甲午战争后继续留任两江总督。刘坤一和张之洞一样,虽然也与李鸿章政见不合,但当时的刘坤一在朝廷的影响还远不如张之洞。因此,刘坤一的态度自然不会像张之洞那样强硬。那么怎样才能既保持芜湖米市的繁荣,又不损害江苏省的利益呢?

一番密谋之后,两个利益集团终于达成协议。由江苏省在安徽芜湖设立米捐局,代收大胜关、大河口、瓜洲这个三关的捐银。

在一个省内同设江苏、安徽两个米捐局,这在中国历史上可说是十分罕见。但是对于芜湖米市来说,流失的米商回来了,米市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

在江苏设立米捐局的第二年,米市的交易量就恢复到了313万担。此后,由于过境安徽、江苏的米粮都要到芜湖完税,芜湖成了过往米商必须停靠的地方,米市达到了空前的发展,鼎盛时期,芜湖米市的年交易量达到过1000万担,成为了四大米市之首。就在这段时期,李氏家族在芜湖的资产也随着米市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根据芜湖县志的记载,当时李经方的房产达到了空前程度,总资本已不下40万两白银。李瀚章之子李仲浩则开了典当铺,钱庄,几乎包揽了米商借贷、汇兑的所有业务。李仲浩还是芜湖招商局总办,垄断了漕运。在八百里皖江地区,尤其是江北一带,李氏家族还拥有数以百万亩计的庄田。

随着清政府的灭亡和李氏家族政治舞台的谢幕,芜湖米市经历了一段兴盛期后开始逐渐走向衰败。1936年,粤汉铁路全线通车,依靠水路运输粮食的年代宣告结束,广东不再依靠安徽的稻米,广潮两帮的米商全线撤退。而此时,已在芜湖米市捞不到什么好处的李氏家族,也开始撤出芜湖,其中大多迁往了上海。在芜湖米市积聚了大量财富的李氏家族开始在上海创业,成为中国近代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40年代末,最后一批米商撤出芜湖,曾经辉煌一时的芜湖米市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时光荏苒,百年后的今天,米市早已成为芜湖人民心中永久的记忆。今天的芜湖新兴的商业街、经济开发区一片繁荣。商业、旅游带动这座美丽的江城进一步腾飞,已成为安徽乃至全国重要的沿江开放口岸。

关于【镇江电商物流仓储哪家好】和【张家港有多少家化工企业】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标签: 镇江 仓储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