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仓储装卸公司哪家好,为什么过去的人饭量大?
为什么过去的人饭量大?
以我村为例,以前一年到头只能吃到两次肉,一次是8月15中秋节,另一次是大年三十。一年365天只有这两个节日生产队才会杀猪。虽然说杀猪,但家家都分不多,仅够塞牙缝的。
记忆最深的是那时使用的餐具大碗和大海碗,大碗直径少说也有15公分,大海碗就更大了,足有20多公分。这两种大碗都是装主食用的,比如苞米粥,大碴子干饭等。大碗能装1斤多饭,大海碗能装2斤多饭。你说,那时吃饭的容器都这么大,那人的饭量能小了吗?
饭量大是和油水少直接挂钩的,那时我记得一家5口人一年只能吃30斤左右的豆油,你再想想现在一家5口人一年能吃多少斤大豆油?
以前的人,都有吃“悬”饭之说,就是人这一生总有吃一次“悬”饭的过程。现在说起来,简直都让人难以置信,我有个同学,一顿吃了80多个饺子。还有我同学他二哥,一顿吃了3大海碗(折合6斤)大碴子干饭外加3大碗羊肉汤(那时有的生产队还养羊)。而我也创造过喝过8大碗苞米粥的记录。这些如今说出来,你会相信吗?但这些都是事实存在的,现在这些当事人也都在,不信你去问问他们。还记得那时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全村四千多人口,竟然没有一个人是胖子,原因是什么?就是营养供应不上上哪胖去?
那个时候家里来人去客都吃什么?饭桌上能有个豆腐,有个炒鸡蛋,就算不错了。哪像现在,稍微一准备,10个8个菜就出来了。
以前我们村,只有一个供销社,供销社一到冬天时,才能看见鱼,主要是以刀鱼、青鱼、明台鱼最为常见,其它鱼或虾啦什么的根本就看不见影儿。那时候没有冰箱冰柜,农民冻点东西只能等到寒风潇潇北雪飘飘大自然冰箱自动开启,才能冻些食品。农民所冻的食品,多以粘火勺、牛舌饼、大煎饼、汤子面为主,其它像鱼啦肉啦的只有等到改革开放之后才能冻上……
那时候,农民餐桌上的主食多以玉米碴子粥,或玉米面大干粮等粗粮为主。其它你像大米、白面这些农民口中所说的细粮一年到头也见不到一面,更何况想把它们吃进嘴里能解馋呢!菜呢,品种也单一,均以大白菜、土豆、大萝卜,还有冬天的东北大酸菜这些菜为主。那时农民家家都有菜窖子,菜窖子主要是以储藏一些白菜萝卜,这些“保鲜菜”是准备一冬天食用的,如果储存不好,还容易烂掉,烂掉的话,或是没那么多菜储存,那这一冬天的“保鲜菜”就没了着落,餐桌上只有咸菜伺候了……
那时的人都不容易,吃不好,喝不好,穿着补丁落补丁的衣服裤子,即使这样,他(她)们也要支撑起一个瘦弱的身体去生产队劳动,希望能通过劳动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那时的人,都有一个中国梦,那就是有一天,家家户户都能过上好日子,吃香的,喝辣的,日子过得如神仙般安逸!现在这梦,自改革开放之后,都已经实现了!
关于【鸡西仓储装卸公司哪家好】和【为什么过去的人饭量大】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