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专注智能仓储产品质量有保 售后7×24小时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666666
联系我们
智能仓储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666666
地址 :中国·北京
联系人:陈经理
您的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热门话题

[造车新势力2020年销量]新造车公司2022年kpi怎么样?

时间:2023-11-30 作者:admin666ss 点击:95次

执笔|黎明

2022年还剩两个多月,是时候来盘点车企们全年KPI的完成情况了。

每月1日,造车新势力将公布上月新车交付成绩; 每月中旬,联合会将公布所有汽车企业上个月的销售额。 目前,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已经出炉,从这9个月的数据可以看出各车企2022年的关键绩效指标能否完成。

以比亚迪为例,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为150万辆,前9个月销售118万辆,还差32万辆。 比亚迪现在一个月能卖20万辆。 年度重要绩效指标一定能达成。

例如,鹏先生今年的目标是确保25万台30万台。 前9个月的成绩不到10万台,单月交货量在1万台左右。 所以今年的KPI不能完成。

在往年的操作中,车企们在年末也会冲刺,特别是在12月会明显发力,但其实整体格局已经基本确定。

深途提前盘点了各大车企的KPI达成率,提前判断了全年的完成情况。 到了年底再检查一下,看看哪些车企值得称赞,哪些企业需要努力。

年末播放了KPI,有些喜悦和悲伤

通常,汽车公司年初决定KPI。 在决定KPI的具体数值时,参考前一年的销售额。

对明确公开了2022年销售目标的车企进行了深度统计。 以下是它们2022年KPI与2021年销量的比较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比亚迪和特斯拉的销量规模最大,2022年的目标都是150万辆。 但比亚迪更为激进,去年比亚迪只卖了60万辆,而特斯拉卖了93.6万辆。 相当于今年比亚迪以1.5倍的增长率赶上特斯拉。

爱奴小鹏问界三个品牌都把目标设定在25万台的线上。 安和小鹏加倍,但问题界从零直接变成30万。

尼奥保持低调,目标增长率为65%,是其中最低的。 任何一辆咣当都设定了和尼奥一样的目标,都是15万辆。 所有的咣当都是去年只卖了7万台。 我想在2022年翻一番。

像氪狐狸和岚这样的小规模新势力也公布了自己的销量目标,这一点稍后再解释。

那么,2022年过去三个季度,这些汽车企业的KPI怎么样了?

请看下表。

比亚迪何咣亚安三家公司今年前9个月业绩实现率最高,均超过70%,其中比亚迪最高。 按照这些现在的速度,实现2022年的全年销售目标应该没有问题。

氪和尼奥都是刚达到一半以上的目标,按理说应该达不到,但可能会发生意外的类型。 氪在今年7月用氪001免费更换8155芯片后,销量一路飙升,不排除第四季度大爆炸的可能性。 尼奥的几辆新车都将在第四季度交付,还可以期待。

鹏问界岚图极狐4家公司,大概率无法达成目标。 彭先生今年前三个季度没能交货10万台。 即使在剩下的季度再交货10万台,也还缺5万台。 岚的2022年目标是这些新造车公司中最低的,仅为3.1万辆,但即便如此,目前似乎也无法完成。

极狐和问界要达成年初设定的销售额目标,一点可能性也没有。 这只剩下三个月了,极狐只差75%,问题界差85%,就算有订单,生产能力也跟不上。

有趣的是,这两家公司都和华为有关联。 极狐是首款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品牌,而问鼎是华为智选模式落地的第一个品牌。 可见,尽管华为技术过硬渠道广流量大,但要转化为实际订单并不容易。

总体来看,新造车公司们对年销量KPI的完成,可以说有一些喜有忧。 比亚迪非常强大,特斯拉不讲究武德,什么样的年轻人应该害怕,尼奥压力很大,岚极狐还在挣扎。

谁能超越? 谁在掉线?

其次,对汽车企业的KPI缺口进行分解,更清晰地审视目前的情况,找出可能影响最终结果的变量。

上图显示了汽车制造商的KPI差距。 我们计算了第四季度这三个月,为了实现全年目标,每月最少需要交付多少辆车。

让我们看看最后四所房子。 岚图小鹏极狐问界都告诉我们,数据非常冷淡,无法达成目标。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岚图不可能一个月卖出5800辆。 目前,其平均水平为一个月1500辆以上。 彭先生一个月不可能交货5万台。 批发商不能交货8.5万台。

看看头三家,比亚迪,哪个咣当,安妮。 这些特点很明显,每月销售额都在增长,从年初上升到现在。 平均来说每个月都有点低,但第四季度的三个月一定会很高。 所以目标一定能实现。

尼奥还有6.76万辆的缺口,3个月就要完成,平均每月要交付2.3万辆。 这意味着从今以后尼奥每个月都会创新高。 尼奥的芯片是新车种ET5开始大量交货。 这是一辆计量车,合肥新桥第二工厂保证产能。 另外,与尼奥ES7翻新的“866”机型也将带来增量。

氪还差3.1万台。 接下来每月需要交货万台。 氪001免费更换8155芯片后,市场反响热烈,过去三个月,氪出货量快速增长,月度新高,9月份共交付8276辆。 如果氪保持这一势头,就有可能达成全年KPI。

销售额KPI的实现情况一方面与企业的决心和战略有关,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产品和渠道。 KPI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也能体现汽车企业的风格。

现在回想起来,这些汽车制造商在年初制定KPI时,风格不同。

特斯拉的风格很自由。 特斯拉预计,未来几年,交货量将每年增长50%。 其实,每年的市场情况不一样,销售额基数也在变化,这表明特斯拉非常有信心。 因为很难维持每年50%的增长率。

特斯拉2020年的目标为50万辆,2021年为100万辆,基本完成。 这样下一个KPI就容易计算了。 2022年为150万台,2023年为225万台……

一些车企则完全相反。 岚2021年的交付目标为1.3万台,只完成了一半。 2022年最初规定为4.6万辆,但似乎无法完成,截至7月份降至3.1万辆。 现在看也还没有完成。

汽车在确定销量目标时,一般先大致确定,再取整数。 像岚的照片一样有零和完整,真的很少见。 这看起来经过了精密的推算,应该是严密的,岚图中途修正了目标。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风暴图的最终实际完成情况与目标之间的差距达到了50%。 我不知道这个目标存在的意义。

唯一可以解释的也许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粗犷的?

安妮也中途调整了目标,但这并不是因为没能达成,而是目标定得很低。 安妮最初是“确保20万台挑战25万台”,但9个月刚过就完成了18万台,10月份会尽快完成KPI。 所以,安妮调整为“确保25万台挑战30万台”,给了球队一点压力。

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的小鹏P5卖得不太好,但现在每月只交付了2000多辆,没能从P7那里收到脉冲旗。 9月发售的G9,因价格配置问题而大受欢迎,于是急忙更改了价格。 目前看形势不太有利。

也有像威玛一样变平的车企。 威玛已经很久没有公布销量了,原定于本月发售的威玛M7也消失了。

彭先生致力于从高速NGP到城市NGP的智能驾驶研发,但难度越来越大,挑战越来越多。 对很多人来说,智能驾驶还不是影响购车的决定因素,对销量的贡献可能远远少于1万美元的折扣。 但小鹏始终选择投入,并没有退缩。

理想更现实,用厢式理想ONE打开市场,用新车L9,给普通人带来了过去很多豪车特有的体验和配置。 销售额和口碑取得了平衡。

无论是参与海外战略,还是继续独自研究,还是在用户体验上进行创新,都不能直接归于KPI,但从长远来看,肯定有助于KPI的完成。

很多其他车企都想提升品牌,但有些困惑。 这也是需要长期投资,但短期内看不到效果的事情。

哪个咣当零跑的品牌形象一直都是低端的,他们的销售额已经可以和将小理平起平坐,但外界始终认为他们属于第二梯队。 不管卖多少v和T03,将来也动摇不了小理的位置。

至于推出售价更高的哪款SV,零游上市C01,都是战略动作,肩负着品牌提升的重任。 这比卖好几辆便宜的车,意义更大。

安妮也是。 从销售额来看,安妮的成绩很好。 亚安两年前从广汽独立,去年进行了资产重组,是传统汽车企业推出的子品牌中的亮点之一。

安妮将与新势力作战,每月1日公布上个月的销售额成绩。 集团的冯兴亚社长表示,将把“将小理”的结构改为“埃小将”。 但在很多人眼里,东盟品牌只是传统汽车企业的一派,而不是“新势力”。

如何扭曲外界的刻板印象,树立品牌形象,是这些汽车企业面临的长期挑战。

[造车新势力2020年销量]新造车公司2022年kpi怎么样? 热门话题

关于财务利益,这是比销售额更难达成的KPI。 造车新势力中,除特斯拉外,基本处于亏损阶段,没有实现过全年利润,大部分没有明确的利润安排。

今年刚刚在港股上市的零游,开盘后股价暴跌,提出上市申请的威马,仍在等待审查。 巨额亏损是影响它们上市和估值的重要因素。

造车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最终的销售额是结果,造成这个结果的因素有很多。 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结果的变化。

需要设定合理的重要绩效指标。 我们不是销量论英雄,但能拿到的销量,是利润上市竞争等一切的基础。

造车就像长跑,不会短期决定胜负。 对车企来说,只要还在牌桌上,就永远有机会。 希望上述车企能够达成年销售额KPI。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