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台机器人正在山东省青州市一家汽车制造企业的车间里工作。
“这些数据表明,随着高质量计算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和应用的普及,中国的计算技术创新不断加快,计算产业保持高速增长,计算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并且计算产业的生态系统正在逐步改善,”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和通信发展司司长谢村说。
赋权的作用日益突出
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据统计,2012至2021,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加到45万亿元以上,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从21.6%增加到39.8%。工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连续几年居世界第二位。
“在数字和智能时代,计算能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力,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数字基础,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只有加强计算能力的发展,才能实现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实现转型,将海量数据生产资料转化为数据价值,促进经济增长。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表示。
浪潮人工智能研究所预测,到2025年,全球计算能力规模将比2020年高出30倍。同时,计算能力作为一种新的技术生产力,将成为挖掘数据元素价值、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和驱动力。
“计算能力不仅是生产力,也是创造力。计算正在智能计算领域实现飞跃。”浪潮信息总裁彭震认为,计算能力和算法是智能计算中心的核心。
[新闻咨询]
为了产生一流的智能,必须有一流的算法。同时,算法的有效运行取决于领先的计算能力。计算能力基础设施和算法基础设施相辅相成。产业链的持续改进
近年来,我国计算机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发展基础不断巩固。张云明介绍,工信部在加快建设千兆光网络和5g的基础上,布局绿色智能数据和计算设施,推进综合大数据中心系统和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2021年底,中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的总规模已超过520万个标准机架,平均货架率超过55%。数据中心有1900万台服务器在使用,存储容量为800 EB。计算能力的总规模超过每秒140次浮点运算,过去五年的平均年增长率超过30%。计算能力规模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有450多个大型数据中心和20多个智能计算中心。通用计算能力的规模超过每秒109次浮点运算,智能计算能力的范围超过每秒29次浮点运算。
今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首批国家新型数据中心典型案例名单,选择了32个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和12个边缘数据中心;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了三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选定了11个工业园区。这为加快新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应用,更好地支持各个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数字转型奠定了基准。
凭借温水冷式服务器和异构服务器的深入布局,联想在“东西方计算”项目启动后,帮助紫金云大数据中心在甘肃建设了第一个项目-紫金云高性能计算平台,并构建了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操作环境紫金云登录管理系统,同时,联想还帮助紫金云拓展业务,使其成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第一个投入商业使用的高性能计算平台。
“中国计算能力产业的发展有三大趋势,即计算能力形式更加多样化,计算能力资源分布更加广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深化计算网络集成;新兴创新应用,改善产业生态。”谢村说。
迈向高效绿色发展
张云明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大力建设以数据和计算设施为核心、以综合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为基础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系统。加快计算规划制定,加强核心计算技术研究,促进计算资源供需对接,培育新的计算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近年来,我国计算能力发展规划陆续出台,顶层设计逐步完善,部署建设了数字网络协作、数字云协作、云协作、绿色智能等多层次计算能力基础设施系统。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快国家综合大数据中心系统建设,加强计算能力的统筹规划和智能调度,建设多个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e级和10e级超级计算中心。这为中国计算产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去年,中国密集发布了与计算能力相关的政策:5月份,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国家综合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系统计算能力枢纽实施方案》,加强顶层设计,促进计算能力、数据和应用资源的集约化、服务化创新;7月,工信部发布了新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三年内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计算能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数据中心发展新格局;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信息和通信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全面规划了绿色智能数据和计算设施布局,确定了“十四五”期间数据中心的计算能力指数;12月,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通过实施碳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促进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优质发展的实施方案》,其中指出,到2025年,数据中心与5g将基本形成绿色集约的一体化运营格局。
谢村表示,工信部将继续推进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布局绿色智能计算基础设施,推进集成大数据中心系统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网络协作、数字云协作、云协作、绿色智能等多层次计算基础设施体系,实现计算能力水平的持续显著提高,巩固数字经济发展的“计算基础”。
同时,我们将重点关注核心和关键技术。充分发挥中国的制度优势和市场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端芯片、新数据中心、超级计算等领域的研发突破,加强先进计算技术布局和计算网络集成,推动计算产业向高效绿色方向发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