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络汽车是汽车产业与信息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融合的新兴领域,技术强度高,发展潜力大。
国务院办公厅印制 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以网络化、智能化为重点方向,到2025年实现有限区域和特定场合下的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应用。
江苏是汽车零部件的传统大省,但不是整车生产大省。智能互联网汽车,为江苏汽车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跑道。去年全省智能网络汽车企业营业收入规模超过1000亿元,但应用瓶颈、人才缺口也逐渐暴露。随着“智能”“网络”等新引擎的开启,我省汽车产业如何加快“攻坚”步伐。
要突破“适用水平”:
从“政策规制”到“市场需求”驱动
基于77GHz毫米波雷达的智能驾驶系统、国产自动驾驶4D毫米波雷达……7月14日,省人工智能学会、省智能网络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等联合举办的江苏智能网络汽车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苏州落下帷幕。一等奖不约而同地落在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部件”传感器项目上。
这样的结果,大赛评审组长、省智能网络汽车创新中心主任戴一凡并不意外“车路云协同将成为高水平自动驾驶落地应用的重要途径,智能网络汽车装备的多类型传感器将成为场景互动和产业突破的关键。”。
这个市场有多大。“4D毫米波雷达在点云密度、采样点、采样率等方面的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可以为高质量自动驾驶提供更好的保障。随着2030年L4级模型的推广,4D毫米波雷达单一市场产值将超过千亿元规模,空间将非常广阔。”获得一等奖的蛮酷科技联合创始人朱旻说。
“智能网络技术将率先在客车领域实现产业化。”。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智能网联合首席专家刘明春介绍,这是客车行驶速度低,场景有地理制约,行驶中车辆行人种类和数量少,对激光雷达等感知设备的依赖性降低,自动驾驶研发难度大据说这是因为成本也相对较低。
刘明春举例,目前苏州金龙智能网络云控平台累计有超过18万辆车辆接入,未来将着力于此进行“增值服务”,包括智能网络总线采用固定站点总线、短途连接总线、他说,将推动在景区旅游等特定场景中率先使用,逐步扩大到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场景。
人才关系:
需要弥补江苏省一万人的人才缺口
要竞争新课程,参赛者必须足够多。
“目前,仅靠高校人才难以满足产业需求。”。郝杰说,人才培养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行业标准动态变化,就业人才标准丧失,产教融合的传统难点也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这种人才问题在我省都有体现。《江苏省汽车网络人才白皮书》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智能网络汽车人才总量为3万~4万人,主要集中在商业资源聚集度高、城市中枢性强的城市。可喜的是,全省目前从事智能互联网汽车领域的人才学历普遍较高,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占八成,人才普遍年轻化,就业三年内人才超过40%。
令人担心的是,人才分布不均。目前在职人才岗位上从事整车系统研发、智能驾驶系统研发、数据分析等智能车辆领域的人才相对较高,从事高精度定位和地图、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等方向的人才相对较少。在智能车辆、信息对话和基础设施三个领域,全省智能网络汽车人才缺口总数在1万多人。
“目前,高层次产业人才、科技创新型人才在引领行业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省工业 据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李裕桃介绍,2021年5月,省工业 信息化厅、省人才办联合印发《江苏省智能网汽车集群产材融合推进工作方案》 建议,多举措并行,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网络汽车高级次人才和高端产业集聚区。本届第二届江苏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创新创业大会于去年7月启动,由省工信厅、省人才办等10多个省级部门共同支持召开,力度空前。目的是进一步促进创新创业氛围,聚集行业人才。
突破“产业关”:
布局产业链体系规避“新泡沫”
江苏是汽车工业大省,去年我省“自暴自弃”——省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汽车产业投资项目监管和风险防控的通知》,2016年至2020年,江苏省汽车整车产能利用率逐年下降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的差距逐年加大,一些地方项目进度严重滞后,产能利用率多年来持续偏低等情况。汽车“产业泡沫”的第一波响起。
发展汽车网络和智能网络的汽车产业不能重蹈覆辙。
首先是合理布局产业链体系。从整个汽车行业来看,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5G+互联网、智能交通技术与汽车产业的快速融合发展,智能网络汽车产业迅速崛起,引领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汽车产业变革。
我省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人才资源丰富,2019年发布首个省级车网络先导区。目前,全省聚集智能网络汽车企业和科研院校500余家,集中分布在苏南、苏中,包括车载环境感知、车载软件系统、车载终端和芯片、汽车执行与控制、汽车通信网络、覆盖智能网络测试等11个产业链,形成完整的上下游配套系统,特别是高性能计算芯片、自动驾驶软件算法、测试验证、汽车网络设施设备等领域发展水平在全国领先。
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建设也更加张弛有度。我省率先出台政策,组织开展智能网络汽车道路试验,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先后建成国家智能交通综合试验基地、智能商用车质量检测中心等两个国家级检测中心。
目前,在无锡、苏州、南京等地的街头行驶,会发现很多路段都配备了路侧智能化设备,从拥堵提示、盲点报警、限速等数字交通标志,到不引人注意的智能化信号机,车联网覆盖模式越来越广泛。
苏州工业园区是我省第一个汽车网络先导区,2019年建成全省第一条智能网络汽车开放试点道路。目前,苏州市汽车网络指挥中心和市级云控平台选址于苏州工业园区,将进入实质性建设、运营阶段。
“目前,园区已完成智能网络汽车产业未来五年的顶层规划设计,逐步实现园区全域智能网络化改造和建设。今年上半年,园区在金鸡湖景区规划了智能网络汽车应用综合示范场景。”。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卢渊介绍,明年智能交通世界大会期间,环金鸡湖无人巴士、无人巴士、自动驾驶出租车、AVP等将投入使用。
这样的应用场景在我省将会越来越多。今年4月,省制造强省领导小组还印发了汽车网络和智能网络汽车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不仅清理了道路,避免过热,还为其提供了充分的产业发展保障。
“目前,江苏正在努力建设带动全球汽车网络和智能网络汽车发展的产业高地和创新发源地。”。李裕桃表示,丰富的产业资源、丰富的科研力量、广阔的市场空间都是我省的优势,未来将重点以应用为带动,继续探索商业模式,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培育骨干企业,加快产业“突破”,促进健康发展。
发表评论